2000年,上证指数(沪指)在中国股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00年初,沪指的走势备受关注,股民们都在关注着沪指的具体点数。2000年1月4日,上证指数(沪指)开盘报收1447.55点,标志着当年的股市走势。接着,沪指在2000年的前几个月内经历了一系列波动,股民们亦随之体验着股市的起起伏伏。

2000年中国股市整体上处于上涨通道,尽管在中间也会出调整和震荡。截至2000年底,上证指数(沪指)大致上涨至2250点左右。这一年,中国股市面对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市场情绪不断波动,股民们也需要随时关注市场动态,以做出相应的调整。

2000年的中国股市,政策面的调整、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国际市场的影响都对沪指的走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当时,中国股市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监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中。股民们需要时刻警惕市场的风险,同时也要理性看待股市的波动。

2000年的沪指走势在当时的中国股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承载着股民们的期望与热情。沪指的点数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市场的指引和风向标。股民们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决策,把握好投资时机,实现自身的投资目标。


股票里的沪指与深指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与各股之间有什么联系?

你好,上证指数系列均以“点”为单位。 1. 基日、基期与基期指数基期亦称为除数上证180指数是1996年7月1日起正式发布的上证30指数的延续,基点为2002年6月28日上证30指数的收盘指数3299.05点,2002年7月1日正式发布。 上证50指数以2003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该日50只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2004年1月2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红利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2005年1月4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综合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新上证综指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票的总市值为基期,基点1000点,自2006年第一个交易日正式发布。 上证A股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A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2年2月21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B股指数,以1992年2月21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B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2年8月17日起正式发布。 分类指数以1993年4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相应行业类别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统一定为1358.78点(1993年4月30日上证综合指数收盘值),自1993年6月1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基金指数以2000年5月8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证券投资基金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日指数为1000点,自2000年6月9日起正式发布。 2. 计算公式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上证180指数上证成份指数以成份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1000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 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 )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上证50指数上证50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 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 期 × 1000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数)。 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 上证50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上证红利指数上证红利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 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期 × 基期指数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数)。 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 上证红利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综合指数与分类指数上证综合指数与分类指数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 / 基 期 × 基期指数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股数)。 新上证综指采用派许加权方法,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股数)。 基金指数基金指数以基金发行份额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基金的总市值 / 基 期 × 基日指数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份额)B股价格单位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上证B股指数时,价格采用美元计算。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其他指数时,价格按适用汇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 3. 指数的实时计算上证指数系列均为“实时逐笔”计算。 具体做法是,在每一交易日集合竞价结束后,用集合竞价产生的股票开盘价(无成交者取昨收盘价)计算开盘指数,以后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直至收盘,实时向外发布。 其中各成份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若当日没有成交,则 X = 前日收盘价若当日有成交,则 X = 最新成交价。 信息披露和动态关于临时调整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2007-11-06关于临时调整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2007-10-10关于发布实施《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指数管理细则》的通知 2007-06-19关于调整上证180指数和上证50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2007-06-11关于临时调整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2007-05-16关于临时调整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2007-04-30关于调整上证系列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2007-04-27上海证券交易所、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公告 2007-04-09关于将兴业银行纳入上证180、上证50指数的公告 2007-02-06关于将兴业银行纳入上证180、上证50指数的公告 2007-02-06关于将中国人寿纳入上证180、上证50指数的公告 2007-01-10关于修改有关指数规则的公告 2007-01-06关于调整上证180、上证50和上证红利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2006-12-11上证红利指数未来投资价值分析 2006-08-01上证红利指数的编制方法 2006-07-31海外红利指数简介 2006-07-31红利的价值 2006-07-31上证红利指数历史实证分析 2006-07-31彰扬回报孕育价值 2006-07-31关于临时调整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2006-07-06关于上证180、上证50指数有关补充规则的公告 2006-07-03关于调整上证180指数和上证50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2006-06-12沪市上市公司最新行业分类 2006-06-06>>更多指数的修正1. 修正公式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 当成份股名单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结构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 修正公式为:修正前的市值 / 原 除 数 = 修正后的市值 / 新除数其中,修正后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 新增(减)市值;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数(即修正后的除数,又称新基期),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2. 需要修正的几种情况新上市--凡有成份股新上市,上市后第一个交易日计入指数(上证180指数除外)。 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红派息),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除权--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权基准日前修正指数。 修正后市值 = 除权报价×除权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权股票)。 汇率变动--每一交易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该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修正指数。 停牌--当某一成份股在交易时间内突然停牌,取其最后成交价计算即时指数,直至收盘。 暂停交易--当某一成份股暂停交易时,不作任何调整,用该股票暂停交易的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直接计算指数。 若停牌时间超过两日以上,则予以撤权,待其复牌后再予复权。 摘牌 --凡有成份股摘牌(终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进行指数修正。 股本变动--凡有成份股发生其他股本变动(如内部职工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变动日前修正指数。 修正后市值 = 收盘价×调整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变动股票)。 停市--A股或B股部分停市时,指数照常计算;A股与B股全部停市时,指数停止计算。 注: 上证180全收益指数、上证50全收益指数、上证红利全收益指数的计算中将样本股分红计入指数收益,供股民从不同角度考量指数走势。

2000年至今沪指大盘最低多少点?

900点

上证指数历史市盈率

答:中国上证指数历史平均市盈率一览表:沪市大盘市场平均市盈率----沪市上市公司平均股价----后市大势分析1994.1.20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35.28倍---大盘见所谓777铁底---后照样无情跌穿1994.7.29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10.65倍----大盘见历史大底325点---大熊市结束1994.9.13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33.56倍---大盘见阶段顶1052点1995.2.7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18.97倍---大盘见阶段顶926点1996.1.19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19.44倍---大盘见历史大底512点---大牛市开始1996.12.11平均市盈率47.89倍---大盘见短期阶段顶1258点1996.12.25平均市盈率33.62倍---大盘见历史大底855点1997.5.12平均市盈率59.64倍----大盘见阶段大顶1510点---大熊市开始1997.7.8平均市盈率38.17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25点1998.6.4平均市盈率46.27倍---大盘见阶段顶1422点1998.8.18平均市盈率38.83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43点1998.11.17平均市盈率47.04倍---大盘见阶段顶1300点1999.5.17平均市盈率38.09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47点---5.19行情爆发---大牛市开始1999.6.30平均市盈率63.08倍---大盘见中级调整顶1756点1999.12.27平均市盈率48.75倍---大盘见大底1341点---2.14行情1爆发---大牛市开始2000.2.17平均市盈率58.42倍----大盘见1770创出1756历史新高2000.8.22平均市盈率63,73倍----大盘见2114阶段短期的顶2000,9.25平均市盈率57.37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874点2001.1.11平均市盈率63.01倍----大盘见阶段高点2131.98点2001.2.22平均市盈率56.83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893点2001.6.14平均市盈率66.16倍----大盘见历史大顶2245点---大牛市结束---大熊市开始2002.1.29平均市盈率40.68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339点2002.6.25平均市盈率76.7倍----大盘见阶段高点1748点2003.1.6平均市盈率42.18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311点2003.4.16平均市盈率36.14倍----大盘见阶段高点1649点2003.11.13平均市盈率39.91倍----大盘见阶段底1307点2004.4.7平均市盈率38.81倍----大盘见阶段中级顶顶1783点2005.6.6平均市盈率15.42倍----大盘见历史大底998点----大牛市开始---大熊市结束2006.7.5平均市盈率23.31倍----大盘位于1757点2007.2.27平均市盈率35.25倍---大盘位于3049点2007.5.29平均市盈率36.4倍----大盘见阶段高点4335点2007.6.5平均市盈率31.1倍---大盘阶段性大底3404点2007.10.16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47.04倍----大盘位于6124点2007.11.6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44.53倍---大盘位于5536点

如果要学习更高级的炒股技巧或者带盘的话,请联系金牛网。